我的兩個小寶貝

看著兩個小寶貝,一路成長。

姐弟

希望姐弟倆永遠相親相愛。

My Love

天幸我也,能擁有這三個寶貝!

祖孫情

難得和阿公阿嬤到相館拍照

懷念我的恩師

懷念我的恩師-陳培源教授,他於96年10月2日辭世。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發現清境新印象(下)

沒想到印象不佳的清境
仍然有著我原不知的好地方
(接續上集)
話說那柳杉步道和小停車場旁的觀景臺
已令我們心曠神怡了
很想像旁邊改裝一下的麵包車,可以打開車門躺在裡頭的小床
就著微微的涼風
飲那杉林清香的芬多精
小憩一下或睡個午覺
這是何等的人間享受呀!

本想就在此小世外桃源混過一天,再走走看看
看著那步道圖說,這不遠處就是"步步高昇"步道
問老婆要不要去找一下走走
顯然老婆也蠻陶醉在這山風綠蔭中,看不出有任何動力再走"步道"
兩個小的倒是體力活力十足,總不覺累似的
本想就算了吧,開車再往上清境看看風景
沒想到一旁休息聊天的阿伯幾個人說要去走"步步高昇"步道
呵呵!這可真巧啊呀!
我們也來了興頭,問起怎麼走?好不好走?(我還有老婆和兩個小孩啊)
要走多久?風景好嗎?
沒想到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這,就走吧,還等什麼呢?
所以就這麼再度發現一個不像先前眼中清境的清境


一開始看不出是步道的樣子
如同走在鄉間房舍前的走道一般,最後繞離了馬路車道
才開始有了步道的味道
其實前段屋前小路也有別有一番風味啦
感覺出歲月的蒼傷和細緻的時間的痕跡
一脫離大馬路就是高聳的樹林
馬上隔掉了你不想看到的車流和車流聲
難以想像吧
小石頭走在前頭高聲呼喚著:
你們快一點囉!
迎接你的
是長長看不到盡頭的階梯
這步步高昇看來不假
走吧!
走入另一個舒暢和驚喜


孩子們體力真是驚人,走這階梯看來是沒在怕的
一逕個兒走在前頭,不等爸媽
(是媽媽啦,該多運動了)
等沒兩下,軒軒就開始往前衝
她呀,總帶著不服輸的勁道



樹樹就比較貼心,懂得停下來等媽媽,收服媽媽的心
嘴吧還甜得很:媽媽,沒關係我等你
啊哈,可把媽媽的心都融化了
(這小子,誰教你的呀)
真的這步道就是離人煙不遠
但你不感覺到人煙味
(偶有大巴士辛苦爬山的喘息聲從不遠處的樹林裡悶聲地傳來)
步道大部分也都在林蔭下(此時剛過午後不久,下午3點後陽光才會大量照到吧)
真是一個好步道


沿著小稜線旁往上走
一旁是高大的柳杉,松
一旁是視線不錯的下坡半開墾過的草地矮林,裡頭還養了羊群
可以遠眺前山,可以吹到山風
還交替種了許多的楓樹,這入冬後來這裡,應該可以看到不少楓紅才是




這步步高昇步道不長,不過是487個階梯而己
真是小而美的步道,忘了清境吧,走在這裡
會是個自然而舒暢的旅程

步道最高點是青青草原園區的最南端
一個休憩的小涼亭
視野也還不錯,一條產業小路彎延向下
而往上,還有幾條步道
但都躲在圍門後,看來整埋得還不錯,林木蒼鬱

進入算是青青草原園區,要收費!!!!
哇哩咧!
這算是什麼自然步道呀!
我們沒進去,當然也不能為難人家收費員(畢竟也是辛苦的工作員,園規又不是他訂的)


我們沒走階梯回去,而是走一旁的產業小路
這也是那阿伯建議的,他說,風景不錯(不好意思,你應不過大我個十歲)
真的
風景真是不錯
走了之後才發現好像大家都走原階梯下去去
就我們和阿伯一夥人走小路
小路雖然彎延,但並不會長太多,但也因而避開了走步道的人群
幽靜而不時陽光燦爛,沿路各種野草野花,蝴蝶飛舞,鳥鳴不絕
這更像自然步道了
也不一會兒就走完,下坡路,果然不覺得累,不覺得遠

以下幾張是這小小楓林步道的景色




好一個步步高昇和楓林步道
值得走



回到熱鬧的小集,沒多少功夫
原來的白雲朵朵,現在已經成長到盤踞山頭
我們已身在濃霧之中,不時還夾雜著雷聲
看來不下雨是不行的
只好草草逛了一圈
(還買了高山蜂蜜和蔬菜)
趕快收拾上車,下山

這趟旅程,真的十足的過癮而值得
無心插柳,心房的柳樹早已成蔭
滿載快樂和舒暢的心下山
也許已有許多人知道這些
但對於原不看好清境的我來說
這絕對是驚喜的一天

聽那阿伯說,國民賓館後方還有一條免費的賞景步道
很漂亮..............
我呢
好像已經在心底預約了這個地方了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超大黑子群

超大黑子群編號AR 2192,面積相當於約30倍地球總表面積,於10月17日開始隨太陽自轉而出現在太陽表面,預計於28日前都適合觀察(當然也要看天氣狀況)。(左圖是引用自SDO的觀測照片)
此群黑子磁場結構非常複雜,且在臺北時間10月19日13:00爆發一場達X1等級的閃焰爆發(還好當時在太陽側邊)。隨著太陽自轉,未來一週約在太陽正中央區域,屆時若伴隨閃焰噴發可就不太理想了。
聽聞明天鋒面南下,天氣恐怕不佳,趁著這時觀測這群大黑子群是最好時機。所以助理就準備了二台望遠鏡,一架接電腦高倍顯影,一架投影觀看。另外也準備好兩小台天文年紀念望遠鏡,戴好太陽濾鏡可以直接看。
從10點到下午1點半,夠看了。也的確吸引了很多學生駐足和觀看,算是一場不錯的機會太陽觀測和認識。原來以為教過的基本太陽常識,沒想到許多人一問之下,早就忘光了,忘得一乾二淨。呵呵,這些小屁孩。
投影板下的太陽黑子很清楚,本影半影分離得很明顯,這實在太大的一群,不想看到它還真難呀。倒是在那天文年紀念望遠鏡下看的真是意外的清晰,解析度很不錯,連半影區的細節都看得很清楚。看來這小台還真是方便而超值。

發現清境新印象(上)

對於清境的印象,一直不好
沒辦法,高度坡地開發,許多光禿的地表直接裸露
建築物雖然愈蓋愈美,彷若身在歐洲山林
但周遭環境並未整體規劃,斜坡上的建築看得總覺得險象環生
對於那有名的青青草原
也沒太多好感,個人並不覺得它有多美(當然包括先前過度開發的感受)
也不愛它那羊隻的各項活動
還有總覺得那貴得不太值得的門票
所以每次總是路過,或稍做停留休息一下
目標都是上合歡山,梨山或東行太魯閣
但是它的腹地就那麼一點丁
再加上最高的小7熱門的程度,讓這個地方愈來愈難停車
好幾次最後還是放棄停車休息
能有什麼好印象呢?
有回下山時夕陽太美了,在鳶峰沿途拍了太多太久的晚霞美景
路過清境時早已天黑
但沒想到此時的清境(7-11前後區域)竟然人滿為患,熱鬧地像夜市一般
那種很不協調的情緒實在難以形容
這,怎麼叫我喜歡呢?

印象中美好的清境是第一次到清境的時候
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大學畢旅地點之一,清境,住宿國民賓館
記憶有點模糊,但依稀記得哪段路的下方一條小徑進入
稍遠離了馬路和人煙
有片清翠的草地和高聳環繞的松綠
美啊,那個自然而略有人情味的清境
不過後來路過清境總也找不到那個地方
只徒留一個青翠的印象

2014年夏天,是個爆熱的夏天
七月屢破歷年來最高溫的月紀錄
八月繼續屢破歷年來最高溫的月紀錄
九月依然屢破歷年來最高溫的月紀錄
七月帶著孩子去了趟久違的宜蘭
果真熱到快受不了,原已為是歲月不饒人的感慨
沒想到還是有天氣異常的加持
算是心理稍微平衡些
和老婆說了,這夏天,還是別去海邊戲水,還沒下水就被蒸熟了
最後在九月的一個沒特別規劃的假日
二話不說開車直上清境去
真的沒先規劃,只想遠離這塵宵和熱浪
雖然對清境沒太多好感
應該還是人多的地方,青青草原?算了吧,不過為了孩子們想去,那就進去吧
許多人推薦的清境小瑞士,真也提不起勁進去吔!
不曉得何以這麼多人推它,門票還不便宜呢。也是啦,人各有喜好嘛!
其他各式各樣的美侖美奐的歐風建築,我也不留宿,看看就好
那這一行,去清境哪兒?
說真的,一路上我還真沒什麼譜呀
想說就上山避暑吧,沿途看風景去,真不行就上到清境最高處(松崗),少點人煙味也好

這下子到了清境7-11
不得了,果真人車為患,繞了幾圈,7-11前小停車場,國民賓館下方大停車場根本停不了
連臨時停車(老婆下去7-11買便當)都不行,因為車子一輛接著一輛進來
能停車的地方都停滿了,只留一個車道的通路
你停了,後面立刻塞車,那車流真沒停吔
所以只好一直繞,一直繞,就為了等老婆買好便當
一上車,算了這個地方,直接開車走人
實是一點都不清淨


走了一小段路,突然瞥見路旁一條小路,躲在高聳的柳杉林後,看不到盡頭
前頭還立了牌樓,一副就是不可隨便能進的地方(下方還立了牌:非公務請勿入)
但心中那美好印象中的松林後青翠草原突然湧現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給它轉進去了
哇,這真是世外桃源的一條小徑,路兩旁聳立的柳杉傍著彎延的小徑
看就過癮
一小段柳杉小徑後,真還隔絕了絡繹不絕的車水馬龍
彷彿到了世外桃源,雖不是印象中的草原
但想不到清境還有這種地方,真是意外驚喜
還是有些許車輛已進來停妥車,顯然早已熟悉這個地方
我是撿來的運氣
二話不說老婆小孩全下車就在這兒用餐

這裡,真像人間仙境
涼風襲人,藍天白雲潔淨地舖天而來
舒暢到底的放鬆,管它山下是熱過頭的九月天
小觀景臺坐在大樹蔭下還有步道說明
原來這是柳杉步道,往下還有一小段
喔!清境不止這步道,還有好幾條?以前沒注意過
(以前無心想久停,當然也不會知道會有這些步道?也不知何時整理了這些步道)
用完餐,往下走完這柳杉短短的步道,是一長長階梯和水泥地板小徑
一旁就是鐵絲網圍起來的一大片露營區
挺不協調的鐵絲圍網,還有下方網內的小花園
但傍著這涼爽宜人的山風,走起來也是輕鬆寫意
高大的樹木遮掉了可能的坡地果園菜園
也阻隔了大部分的車流聲(還是有一點點)
真感覺不出是在清境呀


後段是接到小的露營區,我們沒走到盡頭
這露營區看來還不錯,有草地有樹林
很讓人舒服的畫面
但是,露營,以後再說吧!
今天純粹是上山來避暑散心的

這短短的柳杉步道
足以讓我們驚喜萬分
雖不是那麼完全的天然步道
但真是簡單易行避暑的好地方

(接續下集)


(引用自http://edr.tw/edr/wp-content/uploads/2010/10/ChinChen12.gif)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紙貓熊在台中



帶著孩子看貓熊,20141012

已經在報上看過到過許多地方的貓熊,這回終於到台中來了
哈哈,不帶孩子去怎行呢?
到是台中歌劇院還沒去過,查了一下google地圖,竟然不對位置,還小小迷路了一下,真是.......

沒想像中得多,印象中報導中的貓熊滿滿都是
這裡雖然也不少,總覺得少了許多
反正孩子們看得很開心
這就是了


工作人員應該很謹慎認真
排出各種組合的貓熊和臺灣黑熊
還安插了幾集其他小動物
也算不虛此行
孩子們也都喜歡

 

倒是台中的天氣真的好
旁邊還有一個NOW & FOREVER裝置藝術
也挺不錯的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

2014年10月8日月全食
這是一次很不錯觀測月全食的機會
17:35月出帶食(偏食-全食-偏食),20:30左右結束
全食時間約由18:30~19:30,很長的全食時間
由於剛入夜即可觀測,最是方便的一次

不過我得和時間賽跑
早先的日子老婆就說這一天要帶兩個小孩到成功國小看紙風車劇團的表演
地點很近很方便,又不需門票
但後來才發現,怎麼這麼準就和月食時間一樣
天文台的觀測活動不辦也可惜
所以這天傍晚先接了兩個小鬼,把大包小包的書包先帶回家去
再來就是最不能控制的事:盯著兩隻吃晚餐
想說先到天文台看一下月食,再送他們到老婆那兒(她要先佔好位子)
孩子倆沒見過月食,很興奮,一路上東問西問問個不停
於昃先去買了孩子最愛的炒飯,再到辦公室催著他們快吃
這一來就已見月偏食了,人潮陸續地往天文台上去了
兩小很興奮,特別是見到已熟識的同事的小孩正也要上樓看月食去
兩人一下車也想往上衝,當然被我給硬攔了下來,先吃完飯才行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即使興奮地很想上去看月食,可是還是忍不住不斷地邊問邊吃
又耗掉不少時間
好不容易全食時間快到了,也剩沒幾口飯
結果,手機響了,老婆來電說位子快被坐滿,表演就快開始
要趕過送孩子過去
哇哇哇
好不容易就要吃完飯,可以帶上去看月全食的時候吔
也真是準啊
當然也沒辦法只好立刻送孩子過去

沿途孩子一直問,不是要看月食嗎?
這.....真不好回答:劇場表演很難得,很精采,不快點過去就看不到了.....所以....
不過老天爺還算有良心
沿途不時就看到月全食就在旁邊或前方不高的天空
所以啊,一等紅燈停下來,就趕緊叫孩子們看
倒是身旁等紅燈的那麼多機車騎士,竟然沒人知道,沒人理會
我還特別大聲地用力地教兩個孩子比認月全食和說明月全食是怎麼發生的.....
一次紅燈,兩次紅燈,三次紅燈.....
哎,這些人

沿途倒是我和孩子們在我的老爺機車上看得還蠻過癮的
此時兩個孩子看來沒上天文台看月食心理好像也不會太不平衡

送到了成功國小,正要開場表演
其實對孩子來說,兒童劇場表演應該還是比較有實質興趣的
安頓好兩人交給老婆
我又快馬加鞭地回到天文台來
哎呀,月全食已過了一半的時間了
趕緊拿了相機衝上頂樓(其實這時我就在想,相機裡的電池用了幾天了,而且是副廠的電池....)
天文臺旁頂樓平台隨時都擠滿了人潮
很好的一次天文推廣活動
接下來當然就是人來人往,儘量幫忙控制一下場面,還要不時看一下月食
由望遠鏡看出去的月全食,真的就是不一樣的清晰
每人相機手機,能拍照的都拿了出來
只是對著望遠鏡目鏡拍裡頭美的不像話的月食
還真難對準,不然就是很難對好焦距
而且排著看望遠鏡拍月食的人龍,還真長,總不好佔用太久
後來就只好用相機直接拍
其實效果也不錯

不久後,那相機裡的電池果然就不行了
捨不得離開月全食到樓下換電池(月全食快結束了)
只好純欣賞了
這樣的場合,這樣的人潮,這樣的氛圍,還真別有一番滋味
難得的一次機會
一次不同的體驗

月食結束後又立刻趕到成功國小
剛好,表演也到了尾聲
孩子們看得也很盡興
就是辛苦了老婆
這段時間要帶著兩個孩子

相信這一天,會是給孩子很豐富的一天
看著他倆滿足回味的笑容
心裡也很開心
(其實他們主要是在回味劇團的表演內容)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民國75年,台北馬偕醫院一隅


(picture from http://4vector.com/free-vector/children-cartoon-illustration-vector-94473)
前些日子給學生看幾篇不錯的文章,主要是希望孩子不要只是重視成績,人生還有很多值得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批改的過程中,一幕影像卻不斷地自腦海中浮現:
一個年輕往日的經歷,永難忘記的印痕.....

75年,那年我大一,在那個沒事的假日
班上的好同學也是室友,說他們社工社要到醫院去擔任志工服務
要做什麼事?遇到迷糊的同學當然也沒問出結果,就也傻傻地跟著去了
和同學有說有笑開心地到了馬偕醫院
不知上到了幾樓,一到那個大廳某個舖著地墊的角落
就立刻被丟了一個不到2歲腦性麻痺、肢體不協調的小孩,要我幫忙照顧
面對一個找不到媽媽、看到陌生人而驚惶大哭的孩子,我真的六神無主、不知所措。
我沒有這樣的經驗,要照顧不太正常的孩子,而且哭個不停的孩子
最重要的是沒這樣的心理準備,剛和同學談笑風生的畫面還在腦中鮮明呈現呢
這,落差也太大了
而且有種莫名其妙地被迫接受的無奈感,因為
一開始也沒人說要做什麼事
也沒人告訴我要怎麼帶這樣的孩子?要帶多久?
沒人告訴我可以怎麼做或不可以怎麼做?
也沒人告訴我他的媽媽去了那裡?要去多久?
沒任何的工具、玩具或書籍
就只有一塊空白地墊上,坐著幾個大人和一群需要被照顧的小孩
好奇怪的狀態,到現在想起都覺得他們(醫院,社工社)安排得不夠周延

幾個早已在現場幫忙照顧其他小孩的義工媽媽都沒能給什麼答案
看我手忙腳亂、想盡法子辛苦地哄這個不斷掙扎地扭動四肢、嚎啕大哭的孩子
旁邊的義工媽媽看著我怎麼哄都無法讓孩子止哭的模樣
幾度投來幫不上忙的無助的眼神裏
看得出來是告訴我說你帶的這個孩子真是不好哄呀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要幫忙照顧這孩子......
因為整個大廳只有他一直哭個不停,嘶聲吶喊地要找媽媽,正好我們剛到,有了新幫手
我也在想,應該就是太不好帶哄了,所以才丟給我這個及時雨
(不然這些媽媽義工都不知比我們早到多久,現在每人帶著一個兩個小孩,那這個愛哭的小鬼呢?)

反正當時就這樣胡亂地搳哄,用盡不曾有過的各種溫柔方法
幾度差點也抓狂,真不知渡過了多久
心裏也早已問過(問候過)多少次:他的媽媽怎麼還不回來?怎麼可以把自己小孩丟給別人這麼久?
而同學在旁帶著其他的孩子,沒這麼不順利,但也無從幫我
當然也從不曾想過自己竟然可以這麼有耐性地堅持下來.....
(那是因為身在醫院大廳,身為有為青年的我們怎麼可以因此失控呢!
哎!面子問題而已吧!我承認!)

後來才發現差不多在哭聲響澈大廳後不知是一個鐘頭或兩個鐘頭過後吧
(天哪知那時的時間真是渡秒如年吧)
好不容易,真的,他終於逐漸平靜下來了
心裏扎扎實實地鬆了口氣。天呀,災難終於結束!
這才可以慢慢地和他簡單地玩起來
即使不如正常的孩子,還是很可愛
但心裏著實難以平靜下來,天啊,我怎麼會莫名其妙地就遇上了這種狀況
雖然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我也知道這也不是孩子的錯,孩子要找媽媽的,他才安心
但一整個早上下來轉折實在太大,毫無心理準備,最後真的是心力交瘁
也不知過多少,但好像很快地,他的媽媽終於出現了,一臉著急找著她孩子的樣子
原來此時才知道,這媽媽是來醫院參加照顧這類孩子的研習
其實孩子這樣,孩子和父母親都很辛苦的
(事後我也納悶著,這醫院辦理這樣的研習和服務,怎麼沒替孩子準備一點玩具或可以哄騙的地方?
就這大廳?就這一張空地墊?未免也太......)

在孩子的媽媽很誠心地向我道聲謝謝後,就抱著孩子離開了
我們沒有其他的交流,沒有多餘的問候,沒有留下任何資料
這很正常,我們就是服務性的義工嘛(雖然我是臨時的、毫無準備和經驗的,也不知道要幹啥的)
但對我而言:就這樣?
好像就又莫名其妙地結束了,而且這群義工也隨之散了
突然有種莫名的失落感
不輕不重,隱隱地敲著你心扉,很快地就悶悶充滿你的心房

其實過程已經模模糊糊了,記得不太清楚
只是在他媽媽抱著他離開走遠的時候,肢體不協調但他卻不斷地辛苦地扭著頭回頭看著我
那突然掉下眼淚、依依不捨的眼神卻深深地嵌進了的我腦海裡
很重,再也抹不掉,揮之不去
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在耳旁響起一位義工媽媽的聲音:他還真的喜歡你喔!你的辛苦總算有代價!
我早就不記得那天後來怎麼過的,只有淡淡悶悶的心情留到現在
即使我早已不記得他的長相,和他相處的辛苦細節
但那個回頭望著我的眼神,卻常在不知不覺之中浮現
好辛苦的孩子!

多年後的今天
很想再問
孩子,你好嗎?

放開心胸,灑脫點就像雲一樣


你有多久沒看靜下心來仔細看看天空了?」「上一次你仔細端詳天空是什麼時候?」這是我最近三年來常問學生的兩個簡單問題,答案並不意外,你很可能也是一樣。第一個問題很多人會笑著回答:太忙了沒時間、沒心情看。有些人則會開玩笑地說:天空有什麼好看的?但我知道這多少能在他們心中激起個漣,我也希望往後的日子裡這道漣能在他們心中持續盪漾下去。第二個問題,許多人會頑皮地回答:哇,好像是上輩子的事了。當然沒這麼久,但顯然也是很遙遠的事了。
不論你用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角度、什麼樣的思維去看看天空,為什麼很多人(或說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是很久遠的事了?而它明明近在呎尺。很遺憾地,我們的環境和教育不斷地扼殺孩子們在生活裡的自然體驗和想像,更難想像孩子們何時會有坐看雲起時或漫步在雲端的享受了。

小時候是我們看雲最真、最實在,也是最美麗的記憶的時候。你曾看著雲的形狀不斷地變化,指著天空說它像小狗、像白雪公主,或像超人,不一會兒又換了形狀個身分;你也曾面對著雲幻想編織美麗的夢想,或立下雄心大志;你也曾擁雲沈思、與雲共舞,或與雲對話分享心情,或託雲捎句情話。幾曾何時,這種經驗變得遙不可及了,這種感覺早被你抛到九霄雲外了。重拾起它吧,這並不難!
 
雲是天空裡的主角,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就是它永遠在變;當你想看時不見得會讓你滿意,不注意時卻常在天空向你招手。隨時隨地都可能看到雲,而它也不時會讓你有意外的驚喜天空若沒有了雲,這世界這人生肯定失色不少。想看雲,那就去看看

我也喜歡看雲賞雲,愛上它的浪漫與不受羈絆的心,也拍了不下千張的照片和幻燈片。然而與雲接觸時,並不全是用科學的角度去觀察;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心情,自然會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去感受,有時就純粹抒發情緒,有時就只是發呆、冥想或神遊我們也不必侷限自已,放開心胸,灑脫點就像雲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看多了看久了就會想對它有進一步的了解。而對雲多一點認識,也可以提供你不同的感官享受和不同的心情饗宴。以前看雲想認識雲,真是不便,雲的中文書實在少之又少,不是雲的圖鑑書,不然就難懂的氣象專業書藉;真想要多一點認識,感覺距離又

近幾年來多了幾本不錯認識雲的中文書,照片精釆印刷精美,看來賞心悅目,內容和文字敘述中規中矩,一般人不見能融入其中,懂得奧妙精髓(科普書籍要寫得平易近人而且精彩絕倫又不脫離科學本題,本來就很難)一直拿到這本「看雲趣」,才真驚為天人(雲本來是天空裡的主角)如果這本書早個十年二十年寫出來,那會造福更多的人,也許我就主修氣象去了。作者普瑞特不是科學家,而是賞雲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不受氣象專業背景的束縳,加以作者蒐羅萬象,由個人冥想寫到生活體驗,由神話寫到新聞人物、電影情節,由歷史、文學寫到科學,利用他那鬼斧神工的筆觸和不時令人拍案稱絕的譬喻,把每一種雲的來龍去脈寫得靈活靈現,也賦予每一種雲新的生命和色彩當然,黃靜雅小姐堅實的氣象背景和流暢的翻譯文筆也功不可沒
 
雖然很傳統地按照雲的分類一一介紹十種雲和特殊雲,但你絕對不要被這種古板的分類和目錄次序給朦騙了,相信你只要看上內容一眼,就一直想要看下去。這本書內容的表現方式完全不同於一般的科普書籍,作者必是說故事、寫故事的個中好手,本書寫得行雲流水,雲的科學內容不著痕跡地展現,你也會看得暢快淋漓,大快人心。看完它,你對雲和天氣變化絕對會有深入的認識它不是一本圖鑑書,但即使沒有附上豐富的雲的照片,也絕對可以引你進入雲的科學殿堂雲對你來說,也不再陌生。

當然你也大可不必由前頭看起,信手拈來一篇,便可神遊天地之間假如你喜歡山雨欲來風滿樓那種劍拔孥張、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想看有如電影般扣人心弦的情節,你可以先跳到第二章,由積雨雲看起如果你想要了解鋒面的天氣變化和雲雨關係,那可直接切到第八章的卷雲如果你想多一點任性、多一點幻想空間,不妨先閱讀第五章的高積雲假如你想要多了解降雨的形態和特性,那就翻到第七章的雨層雲吧如果你只想細細品味,那麼卷積雲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每一種雲都有機會出頭天,端看你想要了解什麼用什麼心情去感受,「看雲趣」就是有這種特性即使是看似平淡無奇的高層雲,作者也會給你不同的驚喜。而我,則偏愛每章每一種雲的板畫,唯肖唯妙,彷彿雲就要從畫中飄了出來,大有畫龍點睛之妙,也給我更多的想像空間。 
 
台灣,先天條件佳(地理位置、海洋環境),後天體質優良(造山運動形成的各種地形和氣候特性),各種天氣系統幾乎都可能出現或影響到台灣。台灣絕對是一個賞雲的絕佳地點,平地有看雲的樂趣,高山有雲的享受。身處如此優越賞雲環境的你我,是否因為太貼近、太平常而忽略了它存在的價值呢?希望你能開始看看雲,重拾你遺忘許久的感覺。

如果你想看雲,想要認識雲,這是不可或缺的好書。假如你想要一本可以自己來看雲了解雲欣賞雲的書,或是想要擁有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假如你想教學生或朋友看雲認識雲玩味雲;假如你想帶你的小孩看去看雲畫雲想像雲;或者,即使你只是單純地喜歡閱讀,「看雲趣」會是你書架上不可缺少的那一本。

後記:這是多年前寫的推薦文,其實看雲,也不用想太多,讓腦子放空一下,也好!

技術提供:Blogger.